為什么不能去股市樓市?
中國央行在國慶長假的最后一天中午,宣布今年第四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這則釋放7500億人民幣的好消息,讓假期中的不少人提神醒腦,“穩(wěn)房價優(yōu)先”“對股市利好”等等預言帝立刻充斥朋友圈。
不過,8日中國股市以深綠收盤,上證綜合指數(2716.5104, -104.84, -3.72%)全天下跌了104點;對樓市的預期也并非這么樂觀。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制圖
十月紅不紅,要看兩件事
股市能否如愿收獲“十月紅”尚未可知,但國慶假期后的“開門紅”并未成真。
8日,A股三大股指集體下挫,截至收盤,滬指收報2716.51點,跌3.72%,成交額1415.3億;深成指收報8060.83點,跌4.05%,成交額1474.1億;創(chuàng)業(yè)板收報1353.67點,跌4.09%,成交額401億。收盤時逾3200只個股“飄綠”。
都說資金如水,哪里生錢快就流向哪,7500億元的可流動資金入場,難道資本市場沒份可分?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降準的直接受益者應該是企業(yè)。“降準可以增強銀行的可貸能力,從而推動實體經濟發(fā)展。而未來這筆錢要滲透到資本市場,惠及投資者,還需要關注兩件事。”
其一是央媽的心愿能否成真。
“降準所帶來的增量資金能否真正注入到實體經濟上,這是市場所擔憂的。如果新增資金流入房地產或是讓部分企業(yè)用來‘玩資本’‘玩股權’,中小企業(yè)融資條件不能有效改善,則與央行的初衷不符,也無法為投資者帶來利好。”董登新說。
實際上,此前三次定向降準的目的之一都是促進中小企業(yè)融資,這次央媽的“溫柔”一如既往,按照其官方表態(tài),本次降準主要目的在于優(yōu)化流動性結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中信證券(15.960, -0.73, -4.37%)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稱,央行降準目的,就是“支持實體經濟”。從GDP增速、工業(yè)增加值和PMI指標來看,當前實體經濟確實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而在金融收縮階段,以民營企業(yè)、小微企業(yè)為代表的微觀經濟主體的融資渠道收窄、融資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傮w來說,廣義貨幣M2增速和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速仍然處于較低水平,本次降準仍然以滿足融資需求為主要目的。
其二還要看央媽的“節(jié)奏”是否合適。
查看央行歷來的調整動作,主要還是以“微調、多次”為主,通常采用的是0.5個百分點的幅度進行調整。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董事總經理陳健恒認為,此次央行直接降準1個百分點,降準力度高于此前,但不見得是“大水漫灌”。
在董登新看來,本次降準1個百分點后,能否將廣義貨幣M2增長速度控制在合理區(qū)間內也成關鍵。
所謂廣義貨幣M2,是指現(xiàn)金、居民存款、機構存款總和,可以理解為市場上的總貨幣量。央行降準后,M2也會增加。此外,GDP越高,對貨幣的需求增加,M2也會走高。
“在中國GDP長期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時候,將M2的年增長速度界定在13%左右,這是一個經驗數據,如今GDP增速轉向高質量發(fā)展,M2也要重新尋找一個合適的增長區(qū)間。”董登新直言:“M2的增長速度要以GDP的增長速度為參考標準,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在持續(xù)降準的過程中,重要的是拿捏好尺度,不能出現(xiàn)大水漫灌,讓M2再次跳到2位數。”
貨幣政策到底“松”了嗎?
今年以來,央行四次定向降準,前三次分別于1月、4月、7月實施,所釋放的流動性規(guī)模分別約為4500億、4000億和7000億元。連續(xù)四次釋放巨量資金,這是貨幣政策“松”了嗎?
中國銀行(3.620, -0.10, -2.69%)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范若瀅認為,貨幣政策邊際繼續(xù)放松,釋放流動性以支持實體經濟發(fā)展。本次降準所釋放的部分資金除去用于償還10月15日到期的約4500億元MLF外,還可再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釋放的流動性規(guī)模較大,表明我國貨幣政策在堅持穩(wěn)健中性基調的基礎上邊際繼續(xù)放松。
明明認為,從本次降準政策實施后,貨幣寬松的力度仍持續(xù),短期的供給壓力和通脹預期都不構成威脅。
陳健恒認為,央行貨幣政策放松的初衷是改善流動性環(huán)境,提振經濟增長。從三季度的情況來看,民營企業(yè)的融資困境改善不大,三季度信用債違約事件依然頻發(fā)。而從社會融資規(guī)模和經濟數據的角度來看,情況也并不理想。因此,當前更重要的是疏通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這比簡單的貨幣政策放松更為關鍵,包括提高銀行資本充足率、適度放松金融監(jiān)管、財政政策發(fā)力等。尤其是財政政策需要提升力度,通過減稅或者增加支出方式來改善實體企業(yè)和居民的資產負債表,才有可能看到新一輪的信用擴張。
此時出手,意料之中
央媽選在國慶長假的最后一天宣布降準,在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看來,該時點的選擇主要有兩個背景需要注意。
一方面,國慶節(jié)期間,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在進一步加劇。國慶長假期間,歐美市場股指收跌,納斯達克指數本周累跌3.2%,創(chuàng)3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全球避險情緒升溫。
另一方面,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繼2011年以來首次突破3.2%,全球美元流動性緊缺進一步加劇,新興市場國家貨幣面臨持續(xù)貶值壓力。10月5日,離岸人民幣已經跌破6.9兌1美元關鍵水平。
王有鑫判斷:“從短期來看,國慶期間外部市場的波動加大了國內金融市場跟隨調整的壓力,為穩(wěn)定市場情緒,央行選擇在開市的前一天推出政策。雖然從結果上看并不理想,但這更多是市場緊張情緒的釋放。降準只是緩解而非從根本上消除市場緊張情緒,從歷史經驗看,降準后的第一個交易日股市出現(xiàn)下跌也是正常反映。預計在短期調整壓力釋放后,降準的利好政策將支撐股市回歸理性水平。從中長期經濟增長角度看,中國也一直有降準的需求,需要釋放流動性支撐實體經濟的發(fā)展。”
本次降準在市場的意料之中,那年內是否將再迎降準?董登新認為,要“加碼”得先看效果。“央行的做法是‘擇機而定’,如果本次降準沒有利好實體經濟,反而造成流動性泛濫,未來降準可能就會相對謹慎。”
而在王有鑫看來,降準將是大概率事件,即使年內不降準,預計未來也將進一步降準。“12月美聯(lián)儲預計還將加息,如果美國長期國債繼續(xù)飆升,美元指數繼續(xù)上漲的話,會為國內流動性帶來一定壓力。從內外部的需求來看,還是有降準需求的。”(來源:國是直通車)
Copyright @ 2008-2020 m.g888726.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