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蝸牛都很小,沒有爭議。但有一種蝸牛,不僅有手掌大小,而且在很多國家和地區(qū)已經(jīng)成功成為“入侵物種”,那么這種像手掌一樣大的長什么樣?
蝸牛是一種常見的動物。狹義上是腹足綱中所有動物的總稱,如無殼蝸牛。
【資料圖】
雖然非洲大蝸牛的名字應該和我們常見的蝸牛一樣,但實際上,非洲大蝸牛只是廣義上的蝸牛,因為它屬于龍舌蘭科的非洲大蝸牛。因此,非洲的大蝸牛不是我們狹義上的蝸牛。
一般情況下,蝸牛的殼是扁平的、螺旋形的,而非洲的大型蝸牛殼更像水生蝸牛,呈旋轉(zhuǎn)的錐形,末端相對變細,大約有6-7層蝸牛殼,殼上有褐色的花紋或條紋。
?非洲大蝸牛介紹
非洲大蝸牛原產(chǎn)于非洲東部,是一種完全陸生的蝸牛。成年人體長一般在8厘米左右,最大的超過20厘米。像其他蝸牛一樣,非洲大蝸牛爬行時不斷分泌粘液,可以保護它們?nèi)彳浀母共?。另外?ldquo;行走”留下的黏液可以一定程度上束縛鎖住自身氣味的天敵,也是一種拒敵于千里之外的方式,這種大蝸牛不像蝸牛收購市場價一樣。
?非洲大蝸牛為什么是入侵物種
因為非洲大蝸牛在移動時需要不斷分泌粘液,所以它們主要分布在潮濕的地區(qū),這樣它們就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水。其次,雖然非洲的大蝸牛很大,但它們和其他蝸牛一樣是素食者,它們主要以植物的葉子為食。因為食物量大,一旦出現(xiàn)在農(nóng)田里,會給農(nóng)作物帶來很大的危害。因此,它也是一種農(nóng)業(yè)“害蟲”。
非洲大蝸牛有夜間羽化的習慣,因為一旦它在白天持續(xù)暴露在陽光下,就很容易缺水。所以白天一般都是在陰暗潮濕的地方休息,晚上再出去覓食。
非洲大蝸牛為什么會被列為“入侵物種”呢?盡管非洲大蝸牛在非洲,東部是一種獨特的物種,但早在20世紀初,由于其體型大、肉多,它在其他國家就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新加坡首先從非洲引進了非洲大蝸牛1933年,久馬一, 日本下一個項目,是為了在臺灣吃非洲大蝸牛而從新加坡引進的。然而,他沒有想到正是這一舉動使蝸牛成功地“入侵”了中國。
非洲大蝸牛有很強的繁殖能力。首先,它每年產(chǎn)卵5-7次,每次有200個卵,這意味著一只雌性非洲大蝸牛一年可以有1000多個后代。其次,這不是最恐怖的事情。最可怕的是,非洲大蝸牛從卵到成蟲只需要4個月左右,4個月后,成蟲就有繁殖能力。
正是這種強大的繁殖能力,使得非洲大蝸牛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遍布臺灣,然后從臺灣傳播到中國沿海地區(qū)。不過好在國內(nèi)沒有泛濫的趨勢。這是因為在中國非洲,大蝸牛遇到了殺蟲劑和天敵(鳥和蛇等)。).
然而,在美國非洲大蝸牛要“聰明”得多。在野外環(huán)境中,它們?nèi)鄙偬鞌?,并且瘋狂繁殖,這在美國的許多地方引起了頭痛
非洲大蝸牛已經(jīng)被列入世界百大的入侵物種。與其他入侵物種相比,它不僅會對本地蝸牛造成危害(掠奪生存空間),而且對植物的影響也非常惡劣。最重要的是它是很多致病菌和寄生蟲的中間宿主,大部分都能感染人。
標簽:
Copyright @ 2008-2020 m.g888726.cn 華夏財富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