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刀正富制作傣族土陶。黃興鴻 攝
今年49歲的刀正富,家住紅河上游戛灑江畔、哀牢山下的戛灑壩子土鍋寨,這里是遠近聞名的制陶寨。“傣族土陶制作歷史悠久。”刀正富介紹,主要制作用于裝水裝米的陶罐,煮茶的陶壺等生活用品。2006年,傣族土陶制作技藝被列為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刀正富說,他之前在當?shù)匾患移髽I(yè)上班,2000年因車禍致殘,雙腳不便,于是決定跟母親學習制陶。經(jīng)過不懈努力,2014年被評為該項技藝的玉溪市級傳承人。
制陶先要選擇當?shù)剌^好的黏土,在家堆放一年以上,之后根據(jù)需要,進行舂土、篩選、和泥、拉坯、曬坯、堆燒。傳統(tǒng)燒陶使用稻草等做燃料,需燒10小時;電燒則更快,僅需3小時。
“殘聯(lián)等部門支持我創(chuàng)業(yè),推介我參加相關培訓,到各地展銷等。”刀正富告訴記者,通過不斷學習和專家的幫助,他除制作生活用品外,也結合旅游市場需求,推出土陶工藝品,并融入傣族文化。
圖為刀正富介紹其制作的傣族土陶工藝品。黃興鴻 攝
在土鍋寨,刀正富的土陶供不應求。2021年,他到鎮(zhèn)上花腰田間民俗文化村開設自己的工作室,并幫助村民代銷土陶產品。同時提供研學,每年定期到周邊學校講授傣族土陶歷史、文化及制作工藝等。
“作為一名傳承人,我會保護、傳承好傣族土陶制作技藝,同時也會持續(xù)創(chuàng)新,豐富產品,滿足旅游市場需要。”他說。
戛灑鎮(zhèn)人民政府副鎮(zhèn)長施艷華介紹,近年來,緊盯“風情花腰傣、神秘哀牢山”的形象定位,該鎮(zhèn)深入挖掘花腰傣刺繡、傣族土陶、竹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旅游業(yè)態(tài),加快民族文化保護傳承與旅游文化產業(yè)融合發(fā)展。同時,吸納殘疾人就地就業(yè)176人次。(完)
標簽:
Copyright @ 2008-2020 m.g888726.cn 華夏財富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