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課變“水課” 大學課堂如何消滅“水課”?
上課鈴早已響過,北京某高校某教室里已經趴倒了一大片,只有少數(shù)坐在前排的同學依舊“堅挺”。新學期,記者探訪部分高校課堂,發(fā)現(xiàn)與選課時熱火朝天的景象相比,不少學生“費盡心力”才搶來的通識課堂上,卻是一片死氣沉沉。
選而不修的尷尬從何而來?本由學生自主選擇、旨在激發(fā)其個性志趣的通識課堂,怎就和“水課”畫上了等號?擠去這本不該存在的水分,又該從何下手?
選而不修的尷尬
按照培養(yǎng)計劃,大學四年里,天津某高校學生張欣然完成147個學分才能畢業(yè)。這其中,除了校院兩級的公共必修課程73個學分、專業(yè)必修課程33個學分外,她還需要完成26個學分的專業(yè)選修課程和15個學分的任選課程。
“幾乎每所大學都會流傳一本‘水課大全’,我這41個學分的選課關鍵就是看好不好過、給分高不高、老師點不點名。”張欣然告訴記者,每到選課季,符合上述要求的課程總會被同學們一搶而空,而對于那種“要求多、給分嚴格”的課,大家都是“有多遠躲多遠”。
“‘科學通史’平時不點名,考試劃重點,分數(shù)還好;‘體育欣賞’節(jié)節(jié)點名,上課看電影,期末交論文……”記者登錄一些高校論壇發(fā)現(xiàn),這些在學生間流傳、更新的“水課大全”對上課內容、給分情況等都有細致詳盡的描述,有的甚至長達幾十頁。
“有些課光聽名字就沒什么興趣了。平時的課業(yè)壓力已經很大了,選修課能輕松過關就好。”張欣然坦言,自己沒有翹課,已經算是勤奮的了,“‘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早就是傳統(tǒng)。”
選而不修,有的學生是因為根本沒把選修的通識課當回事,還有不少同學是因為沒能從課上學到自己原本想學的知識。
這學期,北京某校的大二學生張林選修了一門“生活中的地理學”課程,可沒上幾次,就打起了退堂鼓:“我是學英語專業(yè)的,本身就是零基礎,原以為這門課程會根據(jù)選課學生的基礎進行適當調整??缮掀鹫n來卻覺得老師好像還在上專業(yè)課,講述內容也多是氣象、地質災害等專業(yè)內容,感覺和現(xiàn)實生活離得有點遠。”
在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院長甘陽看來,這些“水課”正是中國大學與世界名校最大的差距所在:“在大學里面,所謂‘水課’通常出現(xiàn)在非專業(yè)課里,一般來說,專業(yè)課是相對有保證的。絕大多數(shù)的專業(yè)課,即使還沒有達到比較理想的狀態(tài),但至少消滅‘水課’是可能的。我們和世界名校最大的差距,可能就在非專業(yè)課,亦即所謂的通識教育的課程上。”
通識課緣何變“水課”
在新雅書院2016級學生開學典禮上,甘陽表示,書院過去所做的全部努力就是為了消滅水課。
事實上,隨著大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變革,通識教育成為熱點問題。早在2015年11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山大學就成立了“大學通識教育聯(lián)盟”。近年來,與新雅書院類似,復旦學院、浙大求是學院等也相繼成為中國高校通識教育的試驗田。
一面是在通識教育領域不斷發(fā)力的中國大學,一面卻是對教學內容不買賬的學生。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很多同學信奉‘GPA(平均學分績點)至上’。不少人認為獎學金、保研、留學等遠比一節(jié)課帶給大家的知識更重要。我絕對不能容忍自己得低分。如果這門課好,但給分嚴格,我會旁聽,但不會去選。”張欣然告訴記者,“功利性選課”是影響大學生寧選“水課”不選“硬課”的重要原因。
“部分教師對待選修課的態(tài)度不認真,因人設課、從簡開課,很多老師的教學內容不能及時更新,甚至和現(xiàn)實脫節(jié),導致學生不愿意學。”從事教務工作十余年,長春某高校教師鄭麗對這種現(xiàn)象頗為無奈,“還有的教師為吸引學生選課,給分隨意。這種沒有標準的考核也對學生產生了誤導。”
此外,也有教師告訴記者,目前高校對選修課程的論證、評價機制過于簡單,“現(xiàn)在開什么選修課,往往由任課教師或開課院系決定,缺乏針對學生群體的嚴謹調查與論證;而在課程評價方面,也主要采用學生評教,那些要求嚴格、難度較大的課程往往會被學生拋棄,形成惡性循環(huán)。”
甘陽認為,這是因為教與學的基本心態(tài)出了問題。“在長期的唯專業(yè)主義的影響下,學生會認為‘這反正不是專業(yè)課’,他首先就不重視。老師也會認為‘反正你不是我自己專業(yè)的學生,你愛上不上,隨便’。最重要的是,在這些非專業(yè)課上,老師一般不敢對學生提出嚴格的學術要求。所謂‘水課’其實就是沒有學術要求的課。而美國大學所謂的通識課和專業(yè)課,他們的要求是一樣的,都需要你付出極大的努力。”
建立評價退出機制,為課程“脫水”
“能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品位的才是好的教育。如果不能激發(fā)興趣,說明這種所謂的教育只是展示知識、演示技能,沒有觸動學生的心智結構。”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陸一認為,必須要在如何開課、開哪些課上下功夫。陸一表示:“如果越上學生越感覺到有深意,逐漸觸碰到了自己原先沒有打開過的新世界,攀登上了原先沒有站立過的新高度來看問題,興趣和意義感便油然而生。不在激發(fā)興趣的實質上下功夫,卻標榜給學生很大的選擇自由,其實是在逃避教育責任。”
“應該砍掉現(xiàn)有的一部分課程,不能‘把通識教育當個筐,什么都往里裝’。”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張亞群說,“對于今天的中國大學來說,必須精選通識課程、改善課程內容,課程質量提高了、對學生真正有幫助了,吸引力自然也就上來了。”
除開課環(huán)節(jié)要嚴格把關、精心設計外,采訪中,不少專家建議,還要建立課程監(jiān)督、評價和退出機制。
此前,復旦大學表示,將在新學期進行新一輪課程改革,集中清理一批不符合人才培養(yǎng)需求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其中包括一些因人設課或是質量不達標的課程;對于新開高質量課程的教師,還將予以最高可能達數(shù)十萬元的重獎。據(jù)了解,這也是國內高校首次集中清理與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不符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李奇表示:“一是要有必要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精心開課,尊重教師的教學自主權,同時也要符合學生的需求,而不是為了滿足工作量而上課,或者為了滿足學分要求而選課;二是要有科學的評價機制,改變標準化生產和管理的方式,使教學成為探索、發(fā)現(xiàn)、思想碰撞和分享的過程,而不只是一個搬運過程和監(jiān)督搬運的過程。”
還有專家告訴記者,目前也有部分高校在教師評分體系上制定出更加詳細的標準,杜絕教師給分手松的行為,對打分不符合標準的老師進行提醒,并且還對課程作業(yè)、試卷進行留檔,定期抽查是否符合評判標準:“鼓勵同學們通過努力學習,而不是投機取巧獲得好成績,增加了給分的公平感。”
陸一認為,消滅“水課”,實證調查與科學評估同樣必不可少:“在復旦大學,我們通過與大學核心課程委員會、模塊負責人、教師和不同專業(yè)的學生、畢業(yè)生等各個層面的深入討論,研制了‘高能課:中國大學通識課程教學質量測量·診斷·評估·改進’工具。該調查工具設計了十一項核心可比指標和五項可選高階指標,能夠多角度刻畫出每門課程、各模塊及總體通識課程的教學質量。在調查數(shù)據(jù)的使用方面,基于指標數(shù)據(jù)生成‘吹水指數(shù)’和‘刻苦指數(shù)’,提倡教學質量要由師生共同負責,直觀地篩查出幾種高效能課程和‘水課’等低效能課程,并一一對應給出教學支持與管理建議。”(記者 鄧暉 通訊員 張雅凌)
Copyright @ 2008-2020 m.g888726.cn 華夏財富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