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親子園成職工最急需福利,廣州一企業(yè)自辦親子園實踐表明:責任大、成本高、辦園不易
【焦點關注】“帶娃上班”還需破冰前行
試問,在辦公樓里建一所親子園、能帶娃上班,對職工而言是何體驗?
近日,《工人日報》記者走訪廣東一些企業(yè)和職工發(fā)現,相比健身房、體檢、生日蛋糕卡等福利,親子園成職工最急需福利,這讓職場爸媽們“上班、帶娃兩不誤”,深受職工歡迎。
企業(yè)親子園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職工子女托幼難、接送難、女職工產后返工難等實際難題。但囿于資金、場地、師資等限制,國內現在由企業(yè)開辦的親子園很少。有關專家表示,這還需要政府、社會和企業(yè)多方協力。
職工:解決子女托幼難題
在爸爸公司一樓的小菜地玩耍后,6歲的小寶和小伙伴們蹦蹦跳跳回到三樓教室。如今,小寶轉學至爸爸公司里的酷猴親子樂園已有一年半。親子園的開辦,讓小寶的父母下決心把他從老家接回了身邊。
小寶爸爸劉松柏是廣東芬尼克茲節(jié)能設備公司員工。公司位于離廣州市區(qū)較遠的南沙區(qū),周邊優(yōu)質幼兒園稀缺,子女托管成了職工心頭隱憂。
“假如在企業(yè)內部有個親子園呢?”2015年,公司董事長宗毅想到了開辦親子園來解決職工的實際難題。經籌備,2016年2月,位于辦公樓三層的酷猴親子園正式開園,接收6歲以下兒童。
記者在現場看到,800多平方米的空間被分為語言區(qū)、文化區(qū)、藝術區(qū)、閱讀區(qū)等多個活動區(qū)域,活動室里布滿了小朋友們的畫作和手工藝品。除了三樓的教室,辦公樓一樓的菜地、二樓恒溫泳池和五樓活動室,都是孩子們的活動區(qū)域。
“和父母一起來公司的時間,就成了一個很好的親子時間。”親子園執(zhí)行園長陳啟凡說。
有調查顯示,城鎮(zhèn)家庭中3歲以下兒童入托兒所或親子園的比例僅為0.9%。這導致不少女職工生完孩子后要在家照料,直到孩子上幼兒園。“然而,離開職場3年,會造成女職工工作經驗和人脈的流失。”陳啟凡認為。
親子園接收的孩子從1歲半到6歲不等,“解決了女職工的后顧之憂,能讓她們度過哺乳期后更順利地回到職場。”陳啟凡告訴記者。
此外,親子園還解決了職工子女的留守問題,陳啟凡說:“我們曾統計過,園里的孩子最高峰時有一半是從外省市的老家接回來的,憑這一點,親子園的創(chuàng)辦還是很有意義的。”
企業(yè):要場地、要師資、費用高
目前,酷猴親子園有41名學生,分兩個班,每個班有3~4名老師負責,再加上生活老師、后勤老師等共11名工作人員。雖是企業(yè)內自建,但它在質量把關上和一般的幼兒園并無二致。
然而,剛開始時,酷猴親子園也面臨諸多難題。 首先是招生。2016年剛開園時,大部分職工對此持觀望態(tài)度,只有寥寥幾名職工讓孩子報名入園。那又是如何達到如今41人的規(guī)模呢?陳啟凡透露,“靠的是‘口碑傳播’。”
剛入園時,劉松柏擔心小寶脾氣大,欺負其他小朋友。親子園定期開設的父母課堂,讓劉松柏對育兒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能給予孩子更科學的教育和陪伴。也讓他意識到,孩子在父母身邊長大,安全感更強,情緒也更穩(wěn)定。
如今,親子園在職工中口口相傳,每星期都會有新人入園,入園孩子的數字還在不斷擴大。
親子園創(chuàng)辦的初衷是服務職工,不以營利為目的,除一些活動費用由父母出錢外,其他費用如孩子伙食費、教學用品、老師薪資等都由公司補貼,“我們粗略統計過,去年一年我們補貼到親子園的錢,平均到每個孩子身上有數萬元之多。”陳啟凡介紹,除此之外,親子園還常組織孩子們去周邊博物館、動物園等地參觀游覽,部分費用也由企業(yè)承擔。
企業(yè)創(chuàng)辦親子園,一方面留住了很多技術研發(fā)人員、高端銷售人才等,另一方面在招工時也很有競爭力。該公司人力資源部人士介紹,招聘時甚至有求職者明確表示,要保證孩子能進親子園,才愿意入職。
陳啟凡坦言,親子園又要“托”又要“育”,需要場地、費用、師資,這對企業(yè)來說都不容易解決。
專家:需政府、社會、企業(yè)多方協同努力
芬尼公司自籌自辦親子園的方式受到了多方關注,不少企業(yè)前來參觀取經。而這只是企業(yè)辦親子園的模式之一,另一模式是借助第三方力量,引入品牌托幼機構,方便職工接送子女。
上述兩種企業(yè)親子園模式各有優(yōu)缺點,廣東省學前教育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自辦親子園,需要企業(yè)自身有幼教的資源優(yōu)勢和資金實力支持;而引進專業(yè)托幼機構,則需要職工子女達到一定數量,企業(yè)能提供場地、資金等,支撐專業(yè)機構的運營。
去年廣東省總工會女職工部開展的《二孩政策下,青年職工的后顧之憂》調研中,孩子托管難題是受訪對象最關注的問題,這就需要政府、社會、企業(yè)、家庭多方的協同努力。
據了解,我國多數的日托機構只招收3歲以上幼兒,托兒機構短缺,公立機構不足,私立機構價格昂貴等都是托育機構面臨的問題。對此,原中山紀念中學校長賀優(yōu)琳表示,政府監(jiān)管部門要提前介入,為企業(yè)、社區(qū)辦托育機構創(chuàng)造條件。最好是由政府出資向職工提供免費的托育服務。
為解決職工子女托管問題,去年廣州工會試點升級部分有條件的“愛心媽媽小屋”服務,以“職工親子之家”模式開展職工子女公益性托管。去年8月,廣州市總工會還發(fā)文公開招募“職工親子之家”項目合作方,計劃由區(qū)域性、行業(yè)性、基層工會牽頭,為職工子女提供公益性托管服務的設施和場所,去年10月已遴選出30家廣州市職工親子之家的合作單位。
就企業(yè)方而言,廣州大學廣州發(fā)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萬慶濤認為,企業(yè)應呼吁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在建立親子園的條件規(guī)范上給予政策支持。或企業(yè)自己依法成立民營教育機構,在解決職工子女入學的同時,有空余學位可招收非員工子女入園入學,防止企業(yè)走自己辦學的老路。(實習生 羅清峣 鄧偉琪 記者 葉小鐘)
Copyright @ 2008-2020 m.g888726.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