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媽的鞋墊永遠(yuǎn)做不完
進(jìn)屋第一眼,便看見古媽的“手工室”,那是窗下的一處角落,無論窗外四季變換,她幾乎每日守在那里,透過窗外的光,把線裹、剪刀、布料、細(xì)針擺在木凳上,戴上老花眼鏡,開啟每一天。
△兒子古怒犧牲后的12年間,母親張興會將對兒子的濃濃思念,一針一線縫進(jìn)鞋墊,寄往西藏,送給古怒的戰(zhàn)友們。
大家都知道古媽很忙,繡著永遠(yuǎn)繡不完的鞋墊,做著永遠(yuǎn)做不完的毛拖鞋,左手帶著頂針、鞋墊,右手一針一線上下穿梭,棉線在鞋墊布料上形成紅色、褐色、黑色多樣圖案,一雙鞋墊往往需要花費三四天功夫,甚至更長時間。一雙毛拖鞋從鞋底、鞋幫再到鞋面制作,至少需要花費十來天。
△張興會縫制鞋墊的工具
古媽無意中攤開手,手上留下的針眼痕跡展露在眼前,說實話,讓人心疼,但她卻并不在意。一旁的塑料袋和紙箱早已裝好十幾雙繡好的花鞋墊和毛拖鞋,這是她今年上半年的成果。
△張興會將自己親手縫制的保暖鞋裝箱,準(zhǔn)備送給邊防官兵。
“再做十幾雙,我又可以去部隊了。”古媽蹲在地上數(shù)鞋,楊凱幫忙收拾,接應(yīng)道:“這次我也要跟你一路去。”
古媽的冰箱咸鴨蛋吃不完
古媽不識字,卻能隨口報出兒子們的名字和手機(jī)號碼,綦江張寅、墊江柳青、南川張建、綿陽羅長虹、永川范厚華、揚州馬云山……雖然能背出這些名字,古媽卻不清楚名字的具體寫法,這些兒子分布天南地北,有著同一個身份——古怒犧牲前的戰(zhàn)友。
打開古媽的冰箱,咸鴨蛋占了滿滿一個保鮮箱,數(shù)下來差不多50來個。“我們家的雞蛋、鴨蛋、咸鴨蛋就沒斷過,土雞前天才吃完。”古媽說,范厚華前幾年退伍回家,在當(dāng)?shù)卣龑?dǎo)下,當(dāng)起了養(yǎng)殖戶。這兒子熱情得不得了,只要家里囤的土貨沒了,范厚華就要回家了,總是提著大包小包。
一周前,天冷了,古媽腿痛,恰好馬云山給她來電問候,幾天前,古媽突然收到來自西藏的包裹,打開一看,是馬云山給她郵的藏紅花和松茸。
△古怒的戰(zhàn)友回鄉(xiāng)探親都會給張媽媽帶一些土特產(chǎn)
“兒子寄來的東西,我們老兩口哪里吃得完,一部分用來招呼親朋鄰里了。”古媽說,這些年兒子們寄來的東西,臘肉、水果、補品、衣服……她也記不清了,自己沒什么東西拿得出手,這些年,堅持做了一件事,就為兒子繡鞋墊了。
△每一雙鞋墊都是64歲的張興會一針一線縫制的
標(biāo)簽: 鞋墊 邊防戰(zhàn)士 重慶
Copyright @ 2008-2020 m.g888726.cn 華夏財富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