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保護濕地 成候鳥遷徙越冬地
資料圖:成群結隊的小天鵝在閩江河口濕地上空飛翔。 劉可耕 攝
眼下,冬日漸冷,又到了候鳥遷徙越冬的季節(jié)。福建以其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豐富的濕地資源,吸引大批候鳥絡繹不絕前來越冬。
3日,福建福清灣濕地,許多黑臉琵鷺在此悠閑覓食嬉戲。看到這和諧一幕,福建省野生動植物與濕地資源監(jiān)測中心副總工程師余希難掩興奮,“有130余只,這么大規(guī)模的黑臉琵鷺來訪不多見,說明它們把福建當作安全的越冬地”。
在福建,福清灣濕地和三都灣濕地、泉州灣河口濕地、九龍江河口濕地、東山灣濕地等已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福建還公布了重要濕地50處,總面積約9.95萬公頃。
“濕地保護為水鳥越冬建立了安全的庇護所。”余希告訴中新社記者,僅在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就有水鳥9目24科152種,包括黑嘴端鳳頭燕鷗、卷羽鵜鶘、黑臉琵鷺、勺嘴鷸和遺鷗;在此越冬的水鳥有2萬只以上,估計在此遷徙停歇的水鳥數(shù)量超過5萬只。
作為中國首個國家生態(tài)文明試驗區(qū),福建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對濕地保護力度持續(xù)加大。日前,國家林業(yè)局批準福建政和念山、建寧閩江源濕地列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至此,福建有永春桃溪、武平中山河、漳平南洋、永安龍頭等6處濕地正進行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
在福建省林業(yè)廳副廳長謝再鐘看來,擁有1600多畝梯田的政和念山濕地堪稱華東地區(qū)線條最美、規(guī)模最壯觀的梯田,也是“森林—村莊—梯田—河流”復合型濕地生態(tài)的典范,將努力建成集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研究、生態(tài)旅游、可持續(xù)利用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濕地公園。
福建日前出臺《福建省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實施方案》,著力提高濕地保護率,實施濕地面積總量管控,嚴格濕地用途監(jiān)管,確保濕地面積不減少。
該方案明確,到2020年,福建省濕地面積不低于1306萬畝(不包括水稻田),濕地保護率提高到50%以上;沿海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37%,水鳥種類不低于175種,濕地的重要、瀕危野生動植物種類不減少。
與此同時,福建建立健全濕地保護成效獎懲機制。謝再鐘表示,要讓重要濕地得到搶救性保護,部分受損或遭受破壞的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得到改善和恢復。 (記者 林春茵)
Copyright @ 2008-2020 m.g888726.cn 華夏財富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郵箱:3960 29142@qq.com